传承传统文化形制元素的倡议书
发布时间:2017-09-08 17:18 阅读:
儿时起老师就告诉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,有五千年的文明,但我真的不怎么懂,也一直看不见,更不知道这五千年的东西在哪里?你看见了吗?是几十年前的,几百年前的,还是上千年前的……
从农村到城市,为了生活,莽莽撞撞混迹在建筑行业中,钢筋、混凝土、玻璃、金属,剩下的只是还站在这块土地上的躯壳,从少年到中年,浑浑噩噩地活着,一切都是新的、外来的,城市变了,老家变了,从前的东西也渐渐消失了……
你病了吗?反正我病了!看看我的黑眼圈,看看我为名为利抛弃一切的残酷表情;看看你的臃肿颓废的躯体,看看你布满血丝狰狞的双眼与扭曲的内心。我们都吸食着丰裕物质的精神鸦片,我们极度匮乏的精神灵魂已游离于我们的肉体……
师夷长技以制夷,我们师夷长技了,却也失去了不该失去的自我。洋为中用,何时中为洋用?突然间才明白,我们追寻的终将是我们已经失去的……
不传承过去,哪有将来?偶然间接触到古建筑与传统古文化,偶然间看到了那个五千年的东西,它一直尘封着,它一直静静得存在着、等待着,根植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……
我们要做传统文化“形制”“元素”“纹样”的搬运工,我们要将形制元素变成“商品”,有商品才能走进日常生活,在生活中才会被认知,有认知才会去了解,了解了才能传承,有传承才会应用,有应用才能创新,有创新才有属于自我的未来……
可商品的市场呢?市场在哪里?其实就在现代人日常简单生活的衣、食、住、行中挖掘!
文明或许只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升华,终极共同的也许只是单纯的追求美,美好的生活,自由、快乐、健康、美满并充满想象与希望地活着……
免责声明:
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之用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(0571-85123142)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,文字之类版权申明,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,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,如果侵犯,请及时通知我们,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。
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