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、诚信、务实、高效
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
浙江汉农建设有限公司

英文

024-23609806 024-23609560

传真:0571-85123124

公司新闻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中国建筑之上海传统建筑的四大特点
发布时间:2019-01-29 08:37 阅读:
 上海传统建筑具备两面性:一方面,上海在历史上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,其传统建筑体现着江南传统建筑的特征;另一方面,“襟江带海”的地理格局,使上海的航运商贸快速发展,联通四海八方的便利给上海带来了外来文明,其建造技术、风格元素等方面的变化也显而易见。
 
  独特的发展历程,催生了具有地域文化烙印的营造技术,可将其归纳为:“小而美”、“巧而精”、“素而扑”、“糅而谐”四大特征。
 
  一、小而美
 
  与江南地区的其他都会城市(如苏州、杭州、杨州等)相比,古代上海地区的传统建筑在规模、形制、装饰上都要略逊一筹,较少出现大型的厅堂、宫观,许多宅院、寺庙、园林往往并不宏大,透着一种“小而美”的智慧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地理的“边缘性”、“偏僻性”使然,另一方面也源于强调“隐逸”、不事张扬的独特地域文化。
 
  颐园占地仅数亩,园内空间布局疏密有致,收放自如,山、池、桥、楼、阁、斋、舫、榭、廊、古树、翠竹等要素齐具,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,呈园林之意趣美。
 
  二、巧而精
 
  上海传统建筑中有一些结构与造型结合完美的例子,体现出极高的营造技艺。如泗泾马家厅,楼下正厅室内不见平顶楼板,只见屋架坡顶,后楼为上下双草架结构,南北有两列翻轩,南面叠斗加双胫翻轩,北面轩较窄且无胫,这种做法可以使有限的底层高度显得更高一些。楼上南侧也做成双胫翻轩,顶部也是草架顶,仪门为木架结构,突出于南面廊,顶部有木斗栱承托门楼檐盖。
 
  有时,精巧的木构与内部空间及整体造型完美匹配。如真如寺大殿内四根金柱与一圈檐柱,一起支撑起屋面结构吊顶下的明栿构架与吊顶上的草栿构架,使得大殿前面的礼佛空间装饰精美大气,四根金柱之间的空间尺度近人,金柱与一圈檐柱之间的回闭礼佛空间气氛适宜。
 
  大殿为单檐歇山顶,歇山收山较小,屋顶较为陡峭,因斗栱在外檐仅出一跳,导致出檐尺度不大。大殿翼角角梁做嫩戗发戗,角梁端部翘起,使得屋面檐口形成缓缓升起的柔美曲线,四个翼角舒缓展开,呈现出结构之美。
 
  三、素而朴
 
  上海传统建筑在用材、装饰细节和空间塑造上崇尚素朴,常有不事雕琢而居自然之美。其内院空间相对较小,没有假山水池、穿廊小径,只有水井、小型绿植,简单朴素,但空间经济合理,功能适宜。一些民居厅堂,虽用料不惜代价,却素面朝天,少有彩绘、雕饰。
 
  一些民居厅堂,虽用料不惜代价,却素面朝天,少有彩绘、雕饰。如松江兰瑞堂,面阔5间,进深9架,部分柱及梁枋采用楠木,堪称大宅,但其梁枋全为素面,素雅简洁,风格独特。
 
  四、糅而谐
 
  上海传统建筑中,一些中西合璧的清真寺、天主堂内充满了糅合、交汇的建筑语言,不少领风气之先的传统民居也大胆吸收新式装饰、做法,许多公共建筑如学校、会馆工所等更喜将建筑符号、细部兼容并蓄。
 
  位于浦东陆家嘴的颖川小筑(陈桂春宅)建于1914-1917年,布局上仍然属于传统的院落式住宅,风格上则是中西合璧。陈桂春是会德丰驳船行的买办,原籍河南,因而取名“颖川”。四进三院布局,占地约3.5亩,建筑均为二层,原有建筑面积2423.25平方米,现存1786平方米。
 
  砖木结构,小青瓦屋面,有大小房间共70间,其中58间位于中轴线上。原房主陈桂春靠为外商驳运货物而发迹,其背景虽与早期买办不尽相同,但住宅中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。整座住宅是四进三院的典型传统大宅(现只保留中央部分),轴线对称,层层深入,秩序分明。第三进是正房,五开间,带有近似方形的院子,两侧为三开间的厢房,从正对院子的立面看是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建筑,但正房两端被厢房挡住的两个开间则完全是西式风格。
 
  同样,厢房正中开间为中式,两端开间为西式,带有西式的天花、铺地和百叶门。建筑正面外观是五开间硬山式,小青瓦屋面,完全为中国传统风格,但各进两侧封火山墙却是地道的西式作法。这座建筑将中西建筑风格合于一体,又布置得极具特色,显示出亦中亦西的特征为指导思想。
 
免责声明:
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之用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(0571-85123142)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,文字之类版权申明,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,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,如果侵犯,请及时通知我们,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。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
 


浙江汉农建设有限公司 浙ICP备16015840号-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-20180691

电话: 0571-85028576 传真:0571-85123142

技术支持:汉农科技

|仿古建筑|仿古建筑材料|仿古建材|仿古建筑|古建筑|古建|古建筑|中国古建筑|古建筑材料